pexels-photo-244553.jpeg

現在人人都在用橡膠製的輪胎

但你有想過輪胎的由來麻??

 

以前的人們、都是用馬車或是牛車,

在載東西、載人。

但由於以前的輪框都是用木頭製的,

最多外面加層鐵片讓他磨損比較慢,

但木頭這種硬梆梆的東西,

一點緩衝避震的效果都沒有,

下載.jpg

現在開始進入輪胎的歷史啦!!

 

最初在1845年時,

蘇格蘭人羅伯特.湯普生

他沿著馬車的木製輪輻套上充氣物體以避震,

(基本上就是只有一條橡膠用在木製輪框外圍)

不幸的是經過幾次實際應用後都不成功。

 

1868年

美國人查爾斯.古德伊爾。

發明硫化橡膠,

使橡膠能運用在輪胎上並取得專利。

 

!!第一條充氣輪胎的誕生!!

 

1888年

英國"獸醫"約翰.登祿普

看到他的兒子在布滿石頭的庭院騎著三輪車,

思索如何使車輪更軟以吸收震盪,

於是發明用充氣的橡膠管套在木製輪輻上,

於是誕生了充氣輪胎的原型,並取得專利。

640_89fa7a9390bb17dd22c155eba7ed4259.jpg

1892年 

法國米其林兄弟的米其林公司,

發明了一種,

可以快速拆卸的充氣橡膠腳踏車輪胎,

簡化了輪胎的安裝和修補 。

1898年

美國一家新成立的輪胎公司,

為了紀念查爾斯.古德伊爾的貢獻,

把公司命名為"固特異"輪胎公司。

下載.png

1906年米其林

發明容易拆換的汽車鋼圈,

便於汽車使用充氣輪胎 。

1910年 BFGoodrich輪胎公司

發明把碳煙加入橡膠的技術,

以增加摩擦力與耐用性,

輪胎也由"白色"變成"黑色"。

images.jpg

1937年米其林

發明將輪胎內層簾布,

以輻射狀排列的輻射層輪胎,

改善輪胎的操控性,

是廣受近代轎車輪胎使用的設計。

同年1937年

BFGoodrich發明便宜的合成橡膠,

使輪胎更加普及。

1938年米其林

發明讓鋼絲與橡膠粘合的方法,

使輪胎的散熱性與載重能力大幅改善。

1946年BFGoodrich

發明無內胎輪胎(目前大眾所使用的輪胎),

避免掉"傳統有管狀"環形汽球內胎爆胎時,

快速洩氣變形的危險。

1964年

杜邦化學公司

女化學家Stephanie Kwolek

研發出可取代,

賽車輪胎內層"鋼絲"的高強度材料克維拉,

此材料後來也被製成今日的防彈衣。 

 

以上就是輪胎由"白"轉成"黑"。

的過程與歷史,

時自今日的我們,

已經有許多相當方便的東西可以使用,

但在使用時,還是要去思考這樣東西是如何來的。

↓↓↓點此觀看更多文章↓↓↓

------------------- 夏天開車要熱車嗎?

3.jpg

 

 

 

 

 

 

 

 

 

 

 

 

 

 

 

 

 

 

 

 

 

 

 

 

arrow
arrow

    中古阿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